读《一个普通中国人的家族史》有感 最近读了被北大历史系和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双双列入教学大纲的一本书《一个普通中国人的家族史》,第一感觉是:心灵的震撼。该书以白描的手法反映一个普通中国人家庭的遭遇、命运,没有任何伪装与矫饰,它是一部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经历的历史,记录的是真实的中国历史。 该书的前叙是这样写的:周末去看望病中的父亲。在与癌症进行了长达三年多的斗争、经历了将近二十次化疗的痛苦后,父亲已经变得异常衰老与孱弱了。看到这位躺在床上,疲惫地向我微笑着的、面色苍白而憔悴的老人,我突然感觉到一种异常的心痛——我实在难以接受、难以相信、难以面对,为我从小遮风挡雨,让我体会到威严、慈爱与力量的父亲竟然已经如此衰老。尽管浑身病痛,父亲仍然坚持着跟儿子谈了三个多小时,回顾着他走过的这一辈子。末了,父亲向儿子轻轻地感叹道:“我真希望,能够有人把我这一辈子经历的这些事儿,都写下来呀。” 作者的父亲是幸运的,因为他的儿子能帮他完成夙愿。但这毕竟是代笔,搀杂了儿子的情感和观点,难免有些遗漏和失真。假如作者的父亲能够在有生之年,自己执笔把一生的经历记录下来,这将会是留给家人以及我们多大的一笔精神财富啊? 这本书的意义,是超越了记录本身的。历史不是高高在上的东西,我们每天看到的事情,第二天就会变成历史。史书上的王侯将相,只是历史的一个侧面,并不见得就比贩夫走卒来的重要或者尊贵。每个人都有权力也有义务记录历史,家家也都有自己的故事。 人生如白驹过隙,大部分人除了最后在一块叫做墓碑的石头上写下一个名字以外,再也找寻不到他的痕迹了。这样的人生,无异于白走一遭。因此,我们应该从现在起就开始记录人生,通过你自书的传记让子孙了解你和家族的经历,让你的精神和智慧恩泽后人。 这让人联想到社会上正在兴起的修建家谱的热潮,这确实是青史留名、凝聚亲情的好办法。然而,传统的纸质家谱已无法满足现代人数字化生活的需求。纸质家谱的局限性:1、记录内容十分有限,一般只记录一个人名2、无法保存数码照片、录音和视频3、不能永久保存4、家族添丁后无法及时更新,只能重新印刷5、忽略女性,不记录母系。 笔者想,如果用网络修建家谱,这些问题不就都能迎刃而解吗?通过一番搜索,笔者找到了中国做的最好的家谱网站-香火网。该网站名字寓意深刻,特别符合中国人家族兴旺、香火永续的美好愿望。香火网不仅是个家谱网站,它更是一个家庭社交网站。通过香火网,我们可以记录人生,凝聚亲情,传承家风。 |